撰文|沈瑋
本輯收入白石老人三十年代“衰年變法”后“掃除凡格”的《岱廟圖》;四十年代獨演東方朔“兒時”憨態(tài)的《偷桃圖》;五十年代老成爛漫,臻至化境的《牡丹》,代表了白石老人在山水、人物、花卉上的深厚造詣,呈現(xiàn)各個階段的鼎盛狀態(tài)。
This edition includes the Temple of Dai, a painting completed in 1930s after Qi Baishi changing his style of painting when he was almost 60 years old; Stealing Peach, a painting completed in 1940s which fully expresses the naivete and innocence of Dongfang Su in his childhood as well as Peony which was painted in 1950s when Qi Baishi became experienced enough with profound skills. These are the representative pieces of Master Qi in various stages, manifesting his profound attainments at landscape, figures and flowers painting.
人生如夢,但如春夢了如痕。畫家用紙筆墨硯記錄人生軌跡,筆痕畫痕留下夢痕,陰晴圓缺、悲歡離合都以畫筆寫成自己的列傳。大藝術(shù)家尤然,他可以咳珠吐玉、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化平凡為非凡,便如齊白石一般。
本輯收入白石老人三十年代“衰年變法”后“掃除凡格”的《岱廟圖》;四十年代獨演東方朔“兒時”憨態(tài)的《偷桃圖》;五十年代老成爛漫,臻至化境的《牡丹》,代表了白石老人在山水、人物、花卉上的深厚造詣,呈現(xiàn)各個階段的鼎盛狀態(tài)。
齊白石(1864-1957)
岱廟圖
設(shè)色紙本 立軸
Qi Baishi
Temple of Dai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113.5×48 cm??
出版:1.《齊白石原作展覽目錄》,第5頁,新華美術(shù)中心(新加坡),1993年版。
2.《齊白石繪畫精萃》,圖編118,吉林美術(shù)出版社,1994年版。
3.《齊白石全集·五》,圖編284,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6年版。
4.《二十世紀(jì)中國畫家研究叢書-齊白石》,圖編194,天津楊柳青畫社,1997年版。
5.《北京翰海藝術(shù)品拍賣有限公司五周年紀(jì)念》,第163頁,北京翰海藝術(shù)品拍賣有限公司,1999年版。
6.《書畫拍賣集成·齊白石 1995-2002》,第152頁,2004年版。
7.《懷瑾握瑜——齊白石精品集》,第56頁,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5年版。
著錄:《齊白石雙譜》,第126頁,集古齋有限公司,1998年版。
咫尺天涯 自開新面
北京文物公司舊藏齊白石《岱廟圖》
“與古今山水畫拉開距離,將抽象的形、單色平面,文人畫藝術(shù)歷史的借鑒融為一體,堪稱齊白石山水成熟期的精品力作”
白石老人“衰年變法”后,藝術(shù)上全面成熟的時期。他這一時期山水畫的突出特點,一曰簡少——物象簡少,以勾勒為主,不用復(fù)雜的皴法。二曰新奇——構(gòu)圖、造型、筆墨、色彩、點景人物,都奇異不同尋常,所謂“掃除凡格”。三曰粗拙——他自嘲“咫尺天涯幾筆涂,一揮便了忘工粗?!钡珜嶋H上能做到粗中有細(xì),拙中有味。此件北京市文物公司舊藏之《岱廟圖》,堪稱齊白石盛期寫意山水的扛鼎之作。
齊白石一生五出五歸,游歷各方,陸續(xù)得見并臨摹了一些古代名家作品,如沈周、石濤、八大山人和金農(nóng)等。齊白石一生創(chuàng)作過多幅《岱廟圖》,如《致季端岱廟圖》(1926 年,浙江博物館藏),《山水十二屏之岱廟圖》(1932 年作,重慶三峽博物館藏)、《致伊藤岱廟側(cè)圖》(1925年作,中國嘉德11秋拍拍品)及此件北京市文物公司舊藏《岱廟圖》等等。在齊白石所作的其他本《岱廟圖》中,都提到了沈石田和他的《岱廟圖》。1924年為厚青先生所作本中,款署“石田翁岱廟圖,前二十年見此圖,不將能事姑為仇,今朝顧影頭全頹,猶喜逢人說沈周。甲子二月畫此圖第三回?!庇纱送扑?,齊白石得見沈石田《岱廟圖》當(dāng)在1904年前后?!吨乱撂籴窂R側(cè)圖》亦有對于沈石田《岱廟圖》之回憶:“余嘗見石田翁所畫岱廟圖正面。余用其意擬作背面圖,此側(cè)面也。石田翁乃著色,余以墨為之?!?/P>
此件《岱廟圖》,相較其他數(shù)本,完成最晚,畫面也最為豐富。近景雙松造型偃蹇,一水兩岸的安排,拉開了近景于中景的距離。亦正是此件作品相較他本,內(nèi)容更為豐富、布局更為高妙之處。中景岱廟只畫廟門和院墻,略寫其意。畫家以堅實的金石線條表現(xiàn)出建筑的質(zhì)感,表現(xiàn)手法相當(dāng)簡潔,墻里墻外松樹之感斜倚,蒼翠茂盛,正與近景之松相互呼應(yīng)。遠(yuǎn)山以赭石、花青兩色寫出,形似饅頭,幾乎沒骨。僅繪出大結(jié)構(gòu)而無細(xì)節(jié)刻畫,濃淡不平的色彩給了山丘立體之感,愈至山巔顏色愈加重,亦使其有了生氣。整件作品用色沉著,產(chǎn)生厚實而均衡和諧的藝術(shù)效果。筆墨果斷蒼渾,整體上的豪縱風(fēng)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一時期,齊白石的山水畫已自開新面,抽象單純的形式,縱放率意的筆墨,體現(xiàn)了和沈周迥然不同的藝術(shù)思想。與古今山水畫拉開距離,此幅《岱廟圖》,將抽象的形、單色平面,文人畫藝術(shù)歷史的借鑒融為一體,堪稱齊白石山水成熟期的精品力作。
白石(1864-1957)
偷桃圖
設(shè)色紙本 立軸
Qi Baishi
Stealing Peach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117.5×47.5 cm??
出版:1.《齊白石作品集》,圖編53,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3年版。
2.《齊白石集》,圖編155,太平洋圖書公司(香港),1974年版。
3.《齊白石—文人畫最后的奇葩》,第53頁,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臺北),1978年版。
4.《齊白石彩色精選》,圖編90,藝術(shù)圖書公司(臺北),1991年版。
5.《榮寶齋畫譜—齊白石繪人物部分》,第32頁,榮寶齋,1993年版。
6.《懷瑾握瑜—齊白石精品集》,第56頁,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5年版。
曼倩兒時 始存古趣
齊白石苕齡稚童“東方朔”
“舍棄平常造型中東方朔美須雪髯的老翁形象,而獨演繹其’兒時’憨態(tài),回到苕齡稚童的狀態(tài),深深表達(dá)了老人內(nèi)心深處的童心、智慧和幽默感”
“東方朔偷桃”作為獻(xiàn)壽題材廣受歡迎,是民間祝壽圖長盛不衰的法寶,白石老人也曾反復(fù)創(chuàng)作過。東方朔字曼倩,西漢平原郡人,乃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這一傳唱許久的民間故事,來自晉張華《博物志》:西王母贈桃給武帝后,“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牖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勰舜蠊种?。由此世人謂東方朔神仙也。”西王母之桃三千年結(jié)實,東方朔“三來”盜桃,令西王母稱奇,武帝也因而對其刮目相看,可見其壽數(shù)之長,被世人視為長生不死的神仙。
“世人畫東方曼倩必毛發(fā)皤皤,余獨曼倩之兒時。”白石老人在本幅題款中點明與其它“東方朔偷桃”題材的迥異之處:舍棄平常造型中東方朔美須雪髯的老翁形象,而獨演繹其“兒時”憨態(tài),回到苕齡稚童的狀態(tài),深深表達(dá)了老人內(nèi)心深處的童心、智慧和幽默感。畫面中憨態(tài)可掬的少年,頭頂露出整片發(fā)茬,似乎已著佛頭青色,面貌表情結(jié)合羅漢圖的端莊與和合二仙的喜興,朱唇與殷紅的大桃形成呼應(yīng)。衣紋線條全以篆筆寫出,大筆如椽。張開的雙手奮力捧出鮮艷欲滴“開花結(jié)果歷三千年”的大桃,沒骨法寫出,充滿天真機趣,代表著齊白石成熟的人物畫風(fēng)貌。
齊白石16歲學(xué)雕花木工,曾從小說插圖中勾摹歷史故事,配以布景,豐富了木雕的表現(xiàn)形式。26歲時學(xué)習(xí)民間畫像。次年拜胡沁園、陳少蕃為師,學(xué)習(xí)詩文并接觸到文人畫。從此成為專業(yè)畫匠,除為人畫像外,兼賣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猶以仕女畫為多。見于北京畫院藏畫的八仙、紅線盜盒、東方朔、嬰戲圖等題材,都有早期作品傳世。
其早年人物畫作品受黃慎、改琦、費丹旭、錢慧安等人畫風(fēng)影響,有工細(xì)一路,也有兼工帶寫,畫得相當(dāng)熟練。1899年投師黃湘綺門下,并廣泛結(jié)交文人后,齊璜在思想上發(fā)生巨大變化,努力追求文人畫的意趣和生拙的筆墨效果。在1915年題《羅漢》中,稱“余自四十以后不喜畫人物?!薄按朔〝?shù)筆勾成,不假外人畫像法度,始存古趣,自以為是,人必曰自作高古,世人可不信也?!彼纺“舜笊饺撕褪瘽⒔鸲牡漠嬶L(fēng),筆墨趨簡,走向?qū)懸舛挥谝馊ぃ宋锏纳駪B(tài)表情極為生動。
齊白石(1864-1957)
牡丹
設(shè)色紙本 鏡心
Qi Baishi
Peony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69.5×33 cm?
天人合一 玄妙氣機
齊白石《牡丹》
“這是齊白石畫的一幅畫,也可以說這是齊白石給大伙兒上的一堂生動的哲學(xué)課?!?/P>
白石老人壽長近百,卻大器晚成,衰年變法以后才享盛名,愈到晚年愈見老成爛漫,人天合一,人藝渾然,若有能若無能,別備一種美感。就像這幅《牡丹》,還是書、畫、印,還是紙、筆、墨,還是畫畫的人,但是九十六歲的一揮,卻有種難以言說的玄妙美感。這么放松的筆蘸著洋紅畫了花瓣,點蕊用鵝黃那是窠臼、是俗氣,灑脫的用墨點染,下面的葉子卻又是洋紅、又是墨色,一條條一叢叢垂著、蕩著。最下面幾筆大塊面刷出來的應(yīng)該是湖石,這完全不拘泥框架結(jié)構(gòu)、皴擦質(zhì)量了,而是想著看著,思維到哪,就來上一筆,仔細(xì)端詳,還真是有玄妙氣機。這只是牡丹么?不太一定。要是細(xì)說,牡丹的葉子可不紅。我覺得倒像是院子里的一塊湖石上,伴生交錯的一株牡丹和一株雁來紅。不管是什么,不能否認(rèn)的是白石老人這時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了,他有時清醒,有時糊涂,有時忘了落款,有時忘了鈐印,有時畫完題了一遍再題一遍,就連畫上年歲也是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都有。當(dāng)他的心態(tài)和雙手不能準(zhǔn)確的再現(xiàn)客觀存在的時候,齊白石在紙上其實畫的就是他的心情,畫的就是他的思維。薩本介用“風(fēng)動”和“幡動”的著名命題來解讀這時的齊白石。大畫家一輩子大多畫的都是“心動”,這一次畫了一回“心不動”。這也可以解釋為偏客觀、偏物質(zhì)的人看這幅畫就是牡丹,就是石頭,就是雁來紅,就是石頭上的貓。稍微主觀點的人,看它就是抽象的思維,是氣機,是某種相??傊覀兛梢詮木呦蟮幕ê筒莸匠橄蟮幕煦绾蜌鈾C之間任選一點作為你讀畫解釋。這是觀者的思維,觀者認(rèn)知事物的方法。最后,還是要用薩先生的那句話結(jié)尾,“這是齊白石畫的一幅畫,也可以說這是齊白石給大伙兒上的一堂生動的哲學(xu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