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有信無官事 翰墨閑評四百年——《清七十八家致高士奇詩書畫冊》淺識丨中國嘉德2021秋拍
2021-11-01

 

  此冊集高士奇同僚友朋七十八家詩文書畫計八十四頁,皆清初一代聞人作手。其中畫二十五頁,不僅有龔賢、程邃、鄒喆、諸昇等“職業(yè)”畫家經(jīng)意之作,也有姚文燮、高層云、沈岸登等文人的閑筆雅韻。冊中的書法作品,面貌風格亦是各具特色。不僅有傅山、查昇、朱彝尊、毛奇齡等常見名賢的書跡,還有納蘭容若、洪昇、梁清標等人少見的珍稀作品。

  全冊有記年者計十七件,最早者為納蘭容若《嵇康絕交書》三頁,時為康熙十五年(1676)。最晚的是吳暻(詩人吳偉業(yè)之子)一頁,書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冊中除少數(shù)幾頁是抄錄古人著述和臨寫古代法帖外,大都是作者的自作詩。有的是唱和詩,有的是高氏求索而來,有的則是為高氏量身定制的贊頌詩,蘊含了豐富的人性和政治信息,對高士奇及清初官場生態(tài)頗有研究價值。 

  民國初,此冊經(jīng)狄平子鑒藏,現(xiàn)原裱的騎縫處蓋有 “平等閣”藏印,部分還留有邊題。更難得的是冊中所有繪畫作品都曾出版于有正書局印行的《高江邨同人畫集》,納蘭容若所書《絕交書》三頁曾影印于《詞人納蘭容若手簡》。

 

(選刊十二開)

 

龔賢、傅山、梁清標、納蘭容若、洪昇等七十八家

致高江邨同人書畫冊

冊頁(四十二開八十四頁)

水墨、設(shè)色紙本

24.5×15 cm 約0.3平尺(每幅)

 

鑒藏?。?/FONT>

遜盦(八十次)、平等閣(二十五次)、蓮圃(二次) 、傳之同好

出版: 

1.《高江邨同人畫集》,有正書局。(二十五頁繪畫作品) 

2.《詞人納蘭容若手簡》,上海圖書館編,1961年。

3.《納蘭容若手簡》,《通志堂集》(下),第80-83頁,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8年。(納蘭容若三頁書法)

 

東籬有信無官事 翰墨閑評四百年——《清七十八家致高士奇詩書畫冊》淺識丨中國嘉德2021秋拍

《高江邨同人書畫集》

 

《詞人納蘭容若手簡》

 

 

東籬有信無官事 翰墨閑評四百年

——《清七十八家致高士奇詩書畫冊》淺識

文/勵俊

 

高士奇像

(禹之鼎、藍深《云林同調(diào)圖》局部)

 

  清代康熙一朝向以盛世著稱。當時人文鼎盛,名家輩出,有“如寶山初開,琳瑯盡獻,猗歟盛矣”之稱。論世態(tài)風尚、一代人物,書畫名跡往往有“小中見大“之妙。這部歷盡三百余年的隱秘流傳,由清代康熙年間收藏大家高士奇集腋成裘,匯集其同時代納蘭容若、梁清標、傅山、朱彝尊、陳廷敬、王士禛、龔賢、洪昇、徐元文、梅庚等人詩文書繪的《清七十八家致高士奇詩書畫集冊》正是一部康熙盛世風貌的縮影。

 

 

 

  高士奇是清代名人,康熙帝最信賴的近臣??滴醯蹖χu價極高,曾說:“爾非有軍功戰(zhàn)陣之事,而以文章事主。始終誠恪,鯁直謹慎。朕學(xué)問實成于爾?!案呤科嬉簧錆M傳奇,以秀才身份供奉內(nèi)廷,從沒有官銜的小吏生長為政壇呼吸風雷的一品官員。他負責機要密勿,并多次推薦人才,輔佐康熙帝加強中央集權(quán)、展開文治。在康熙盛世的構(gòu)建過程中,內(nèi)閣重臣、翰林學(xué)士,貴胄佳公子,賦閑官吏,飽學(xué)文人,前朝遺民和藝林人物有著不同程度的參與。他們年輩不同、身份迥異,有著不盡相同的感受和訴求。他們各擅其能,詩箋書畫。《清七十八家致高士奇詩書畫集冊》不同于常見的友朋唱和冊,其作品來源豐富、主題不一,有些是作者主動筒寄上達天聽“的高士奇,有些則是高士奇求索而來。這使得《集冊》不僅具有文人社交的酬酢性,更蘊含層次豐富的人性和政治信息。

 

 

 

 

  《清七十八家致高士奇詩書畫集冊》共有84開,其中年份最早的書法作品是詞人納蘭容若的《節(jié)錄“嵇中散絕交書”》。納蘭容若以詞著稱于世,近代學(xué)者王國維評價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容若與高士奇結(jié)交于1673年前后,高士奇當時居住的城北小石巷與后海的明珠府相去不太遠,納蘭容若時有書信,也常常走訪。高士奇《成容若索予近詩書以答之》一詩,記道:

 

深巷蓬蒿日閉門,時勞書札問寒暄。

羈棲自笑潘懷縣,曠達終慚謝叔源。

那有新聲夸北里,空余舊事懷西園。

知君不淺吟秋興,側(cè)帽垂鞭過野邨。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出年少翩翩的納蘭容若對朋友的熱情洋溢,有著喜動不喜靜的性格。

  康熙丙辰(1676年),納蘭容若參加殿試,意在成為翰林院庶吉士。雖然康熙帝將他列入二甲,但并沒有選為庶吉士。意外的落選沉重打擊了納蘭容若。很長時間里他郁郁寡歡,足不出戶;朋友上門探訪,他就干脆躲起來不見客,與之前判若兩人。

 

 

  高士奇身為近臣,深知康熙帝棄選的變故。他通過索書表達關(guān)切,納蘭容若隔了許久才回復(fù)。這件《節(jié)錄“嵇中散絕交書”》里的“不涉經(jīng)學(xué)…榮進之心日頹.. ”云云,正是納蘭容若頹廢的自我寫照;借晉人嵇康的“愈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他也道出了自己的志向。在書后,納蘭容若自稱“賦性迂僻,落落寡合,益成真懶”。如今看這件書法,用筆一絲不茍,顯然納蘭容若郁悶的心情已經(jīng)平復(fù)。史載納蘭容若“書法摹褚河南臨本《稧帖》,間出入于《黃庭內(nèi)景經(jīng)》”。這件《節(jié)錄嵇中散絕交書”》無疑是標準件。同時這也是所見存世年代最早的納蘭容若書法作品。

 

 

  在《集冊》里,歷史價值最突出的是傅山、王弘撰、朱彝尊、潘耒、湯斌、王頊齡等16位已未詞科應(yīng)薦者的詩(畫)箋。己未詞科是研究康熙一朝政治、文化和制度的重要議題。啟功先生對之有高度評價,他說“己未詞科,實文治斡運之鈞樞,惟自知天地古今之君,始知書生之有其用,亦愛新覺羅氏之所以綿延于奇渥溫氏者也?!?/P>

  康熙17年,康熙帝詔選博學(xué)鴻儒,次年(己未年)舉行特科考試,江浙布衣、致仕官員們紛紛入彀。朱彝尊和潘耒是重要的代表人物。對讀他們的兩首《古意》饒有興味。潘耒一詩唱喏致意頗為直白。這是一首佚詩,想必是他晚年編集時刊落的。朱彝尊《古意》恭維更甚而用詞優(yōu)美含蓄,自稱飛禽,將高士奇比作鸞鳳”。此詩收入朱彝尊《曝書亭集》,可知朱彝尊并不諱飾。故老相傳朱彝尊與高士奇不和。如今實物和詩文集俱在,此事怕是訛傳。

 

 

 

  湯斌、彭孫遹、王頊齡三葉詩箋,是另一類己未詞科應(yīng)薦者的自我表達。這批人取得過清朝功名、有過官銜,但卻仕途受阻。三人的詩作之中,以湯斌一詩最具代表性。湯斌于順治九年進士及第,在嶺北道參政任上乞假歸養(yǎng),不料就此賦閑近20個年頭。在給高士奇的詩箋里,湯斌抄錄了自己的舊作,風雨凄迷百里路”、壯懷漸向愁中老”等詞句袒露了他渴求出仕的心曲。這件詩箋的出現(xiàn),為研究這位“理學(xué)名臣”提供了重要史料。

 

 

 

   傅山、王弘撰兩葉詩箋,是明遺民與清政府斡旋的珍貴證物。己未詞科的征召自上而下,地方官員的執(zhí)行十分粗暴,相傳是架著床板將人抬進京城。當時,名高望重的傅山和“關(guān)中聲氣之領(lǐng)袖”王弘撰以老病固辭,但地方官員和有司并不認可。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兩人被迫赴京應(yīng)薦。他們住在京城郊外的寺廟里,稱病不出,意思是人來了,考試不參加。兩人的好友顧炎武在書信里支持說:“知臥疾京邸,甚善甚善?!比欢@種抗議方式讓兩位明遺民的聲望更勝從前。慕名而來的官員們和各地文士踏破門檻,尤其在傅山的住處,據(jù)說“八旗自王公侯爵以下及漢大臣在朝者履滿其門“。當時,大學(xué)士馮溥借生日廣開宴席,邀請博學(xué)鴻儒應(yīng)薦者。朱彝尊、毛奇齡等人紛紛前往。馮溥并不滿足于此,派員向王弘撰說項,邀請他撰文賀壽。另一方面,馮溥則寄詩給傅山,希望他參加考試。一開始,王弘撰婉辭,說自己借居昊天寺僧舍,僵臥兩月,兩目昏花,不能作楷書。但最終,他還是寫下《賀相國易齋馮公七秩壽序》,傅山也“書四大字于(壽序)卷首”作為賀壽之禮。今日研究者猜測傅山、王弘撰與馮溥達成秘密約定,用祝壽的人情換得自己的平安返鄉(xiāng)。如今,兩葉詩箋的現(xiàn)身,傅山、王弘撰與清廷的斡旋恐怕更為復(fù)雜。

 

 

  王弘撰詩箋,選了一首四平八穩(wěn)的舊詩。詩后的自注也透著小心謹慎。小注說明,是高士奇托李子德求書于王弘撰,時間正是王弘撰寓居昊天寺的冬天,估計不晚于馮溥生日的十二月。

  而《集冊》所收傅山的一通詩箋,詩句和用語輕松得多。傅山詩曰:

 

寂寂鉗錘省耳煩,呻吟供佛七音圓。

一言半句參同想,東土楞嚴有漆園。

 

 

  這是《傅山全集》失收的佚詩,頗有禪機,書法也是傅山的誠意之作。前一句“呻吟供佛”,正是他在寺廟里躲病的光景;后一句“參同想”是指傅山參研《周易》,請教王弘撰的紀實。傅山喜好老莊,常以漆園吏自稱;依照此詩“東土楞嚴有漆園”,當指他寓居的京城之東崇文門外的“圓教寺”。關(guān)于傅山在京的寓居地,他兒子的家書記載是阜成門外的慈明庵,而傅山《枯木堂讀杜詩》自注則說自己住在崇文門外圓教寺。兩地一西一東,相去甚遠。想必傅山是先住慈明庵,之后有人替他安排,又搬到圓教寺。傅山這通詩箋的書寫時間,很可能稍晚于王弘撰。

 

 

 

  康熙十八年三月,百余位應(yīng)薦者參加博學(xué)鴻儒考試。試后,朱彝尊、湯斌以及彭孫遹、王頊齡等位列一等:潘耒及毛奇齡、陳鴻緒、高詠等位列二等:王弘撰、陳僖、高層云、譚吉璁、吳雯等與試未用,戴王綸未試丁憂,年老入試未選的王嗣槐特旨授內(nèi)閣中書舍人。這幾位都是《清七十八家致高士奇詩書畫集冊》里的人物。

 

 

 

 

 

  名氣最大的傅山情況最為特殊。他是在己未詞科授官之后,被康熙帝追授為內(nèi)閣中書舍人的。而在殿試之前,左都御史的魏象樞上疏,稱傅山老病無法應(yīng)試,康熙帝特許他提前回鄉(xiāng)。如今看來,傅山的提前歸鄉(xiāng),王弘撰如愿試而不取,都在最低程度滿足兩位遺民的愿望的同時,最高程度地彰顯出康熙皇帝寬容大度、求賢于野的名聲。有意思的是,《集冊》里收錄一件魏象樞的庸言四則”。雖然這件書法沒有紀年,但魏象樞與高士奇在康熙十八年的交往有史可稽。魏象樞為人正直清廉,有清初直臣之冠“的美譽?!?/B>己未詞科”幕后的復(fù)雜運作有待進一步研究,而這批詩箋無疑是極為珍貴的史料。

 

 

  己未詞科共錄用五十人,江浙人士占據(jù)大半。不久,明史館開局。開修《明史》,是康熙文治另一項重要舉措。原任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徐元文為監(jiān)修官,右春坊庶子兼侍講張玉書等二人為總裁官。萬斯年、萬言叔侄作為不帶官銜的編修,應(yīng)邀參加《明史》編撰?!都瘍浴肥珍浟诵煸摹堄駮腿f言的詩箋。這三人的書跡都少見,其中尤以萬言的兩百余字長韻詩彌足珍貴。萬言精通文史,是清代大儒黃宗羲最得意的門生。他在詩句里自謙為“牛馬溲浡”,并說自己“欲襄文治報天子”。由此可知,明史開局之后,人心所向,已經(jīng)初具盛世氣象。按,萬斯年、萬言叔侄于康熙十八年八月從家鄉(xiāng)浙江鄞縣北上。此件寫明“澹翁老先生以佳箋屬書因賦長歌求正”,那么寫作時間當稍早于是年八月。

 

 

 

 

  如果說萬言的詩箋代表書生之見,那么梁清標的詩箋則可代表廟堂人士的盛世觀察。梁清標時任戶部尚書,以書畫鑒藏聞名于后世。他的才華反而被掩蓋了?!都瘍浴肥珍浀倪@首梁清標佚詩,詩句首聯(lián)就大有玄機?!奥尻査]達有吳公“典出《漢書》,看似河南太守吳公推薦賈誼的故事,實際上是以康熙帝比擬漢文帝??滴醯鄄⒎堑臻L子,生母出身卑微,繼位出于偶然,這些都與漢文帝劉恒極其相似。漢文帝是“文景之治”的開創(chuàng)者,即位之后提倡孝道,恭儉作則,勵精圖治。梁清標以康熙帝比擬漢文帝,評價可謂極高。而”江左群賢把酒同“則指江浙人士嶄露頭角的政壇格局。詩句次聯(lián)“九日風云生薊北,十年姓字避墻東”同樣大有玄機,講的是高士奇的出身。按照《高士奇行述》,順治二年九月八日高士奇生于河北固安。友朋賀壽則以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為準。梁清標寫贈高士奇的這首詩,足以說明兩人乃是忘年之交,絕非泛泛的官場應(yīng)酬。

 

 

 

  以九日這個線索,不難發(fā)現(xiàn)《集冊》中的陳廷敬、王士禛、韓菼、及高士奇弟子吳暻的贈詩均含有祝壽的意味。傳世的王士禛書法大多代筆,《集冊》所收是早年真筆。收入《漁洋精華錄》時,王士禛的這首詩被改了題目,甚至挪了時間。其中隱情有待發(fā)覆,限于篇幅就不展開了。

 

 

 

 

  接下來談?wù)劇肚迤呤思抑赂呤科嬖姇嫾瘍浴返臅嬏攸c。書法史寫康熙一朝,是以晚明行草的結(jié)束、趙(孟頫)董(其昌)書風興起和金石篆隸初興為三段體。三位對應(yīng)的代表人物傅山、查昇、朱彝尊都在《集冊》里。值得注意的事,《集冊》展現(xiàn)出康熙前期書法風格的多姿多彩。尤其是那些年輩略早于高士奇的文人,其書法風格都是個性張揚,各具特色的。比如吳雯的行書率真灑脫,與傅山有“北傅南吳”之稱;魏象樞的書法清風傲骨,巧拙結(jié)合;常州第一書手薛瑨舒朗清麗;胡簡敬的書法別具唐人風貌,陸嘉淑是海寧書法名家,有米芾一路的風貌;毛奇齡的書法骨力駿健、筆勢挺拔清奇。而王掞楷書之中摻有隸法,顯然是婁東家學(xué)…顯然,在晚明行草的結(jié)束到趙董書風興起之間有著一段百花齊放的繁榮期。

 

 

 

 

 

 

  《集冊》的繪畫,無論是出自龔賢、程邃、鄒喆、諸昇等“職業(yè)”畫家,還是高層云、沈岸登、姚文燮、錢柏齡等人的閑筆,都有著撲面而來的文人雅韻。這種氣息不以工細或?qū)懸鈪^(qū)分,而是源自畫家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集冊》收錄梅庚對開的一詩一畫,不禁令人想起“詩到無聲足臥游,雨窗含墨對清秋”的佳句。嚴泓曾是名家嚴繩孫之子,高士奇當年即有“公郎年侄書畫之精,俱造神妙,顧以層城相隔,尤垂一晤,為悵悵也“的感慨。秀水王概以《芥子園畫傳初集》聞名于今,他可以稱得上是300年來學(xué)畫者的啟蒙老師?!都瘍浴肥珍浟怂纳剿?,內(nèi)有題畫詩一首;詩與畫相得益彰,真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都瘍浴愤€有不少畫史失蹤者的作品,令人驚喜不已。沈岸登是著名的浙西七家之一,以詞聞名;相傳他詩書畫三絕,但繪畫真跡極為罕見,《集冊》收錄了一件他的仿董(其昌)小品。再看車以載“設(shè)色仿黃子久筆”,在方寸之間描摹出磅礴的山水氣象。據(jù)《聽鶯仙館隨筆》記述,車以載乃是“松江三怪”之一,有人“求其畫,則不樂動筆,而有時以絕山水畫,就付與鄰里兒童作耍貨用“。他流傳下來的畫跡絕少,后世文人無從品藻,畫名近于失傳。而彭梧鳳的一幀山水云煙,置之元人絕無愧色。然而他不僅畫史無名,甚至連方志也難以查到生平記載。高士奇收錄這些作品,正如他的一枚收藏印鑒所述,是三十年精力所聚“了。如今,這些畫史失蹤者的重新出現(xiàn),相信將裨益于清代繪畫史的修訂。

 

 

 

 

 

 

  《清七十八家致高士奇詩書畫集冊》流傳至今有300余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里,赫赫巨冊只留下“遜盦審定”和近代滬上大收藏家狄平子印記,顯然是長期處于秘藏。狄平子收藏生涯始于清末庚子年,但狄氏收藏可以上朔至清代咸同年間。那不僅是狄平子之父狄學(xué)耕收集書畫藏品較為集中的階段,也是平湖高士奇家族被戰(zhàn)亂沖擊幾乎毀家的年代。狄平子曾有回憶,說他幼時有李姓書畫商在古書畫上鈐蓋自己的劣印,他父親等一眾友朋厭惡抵制云云。如今想來,《集冊》里這枚“遜盦審定”可能就是那一時期的產(chǎn)物。狄平子之后,數(shù)十年滄桑巨變而故紙宛存,誠可謂神物呵護。盛世重光,真是今日之福。

 

 

中國嘉德2021秋季拍賣會

 

廣州精品展

10月30日—31日

每天10:00—17:00

瑰麗酒店 三層大宴會廳

珠江新區(qū) 珠江東路6號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中國嘉德2021秋季拍賣會

預(yù)展

11月14日—17日

嘉德藝術(shù)中心、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拍賣

11月18日—23日

嘉德藝術(shù)中心

王府井大街1號

 

敬請關(guān)注

m.2minds4solutions.com

或掃描二維碼下載嘉德APP

關(guān)注最新資訊

收獲在今秋——中國嘉德2021秋季拍賣會11月盛大開幕